·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要闻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 75 周年

作者:郭鹏君  来源:《团结报》、新华网  摄影:  发布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1699

1948年的“五一”,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响应。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揭开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新篇章。

“五一口号”是什么?


特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于1948年4月30日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1948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发的“五一口号”


 “五一口号”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特别是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由此开展的新政协运动,在多党合作、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五一口号”发布的背景


1948年上半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所面临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已泾渭分明 :

●国民党的战事已是强弩之末 ,蒋介石一意孤行的独裁、专制统治行将被推翻

●共产党历来倡导和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政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推进而提上议事日程


国民党策划和制造的“校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等一系列惨案,使民主党派一些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梦中清醒过来,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一起推翻国民党独裁政权,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和自觉选择。


“五一口号”的产生源于一封电报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起草与正式发布,缘于廖承志的一封电报。按惯例,为纪念国际劳动节,每年的这个时候,中共中央都会通过新闻宣传部门——新华社,对外作出专门决定,发表宣言、口号,举行集会、游行,刊发文章、社论。


当时担任新华社社长的是廖承志,正率队驻扎在位于太行山深处涉县的东西戌村。作为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想到的是请示中共中央。于是,他随即给中央发来一个十分简短的电报,询问“五一”劳动节快到了,中央有什么重要事情发布。电文很快传到了西柏坡,机要工作负责人罗青长随即把来电送给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廖承志的这封简短来电,当即引起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民党反动统治即将崩溃,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该是对外公布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的时候了。于是,“五一口号”初稿应运而生。


廖承志(后排左3)和毛泽东、朱德在一起的照片

(1949年)

毛泽东做了重要改动


毛泽东在审稿时,以革命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前瞻性的执政党思维,把“五一口号”初稿的第5条“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初稿第23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和第24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将第23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划掉,将第24条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样,修改后的“五一口号”,一共23条。

这份仅有2页总计25条的初稿中,毛泽东字斟句酌地做了近30处修改,由此不难看出他对“五一口号”的重视程度。毛泽东首先将电头的“新华社总社”修改为“新华社陕北”,这主要是出于保密需要。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图为毛泽东同志修改的“五一口号”(资料图片)


“五一口号”的主要内容?


(一)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向中国人民的解放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致敬!庆祝各路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二)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伪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


(三)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空前成熟的日子。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农民的土地改革工作的胜利和开展!庆祝全国青年和全国知识分子争自由运动的前进!


(四)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六)一切为着前线的胜利。解放区的职工,拿更多更好的枪炮弹药和其他军用品供给前线!解放区的后方工作人员,更好的组织支援前线的工作!


(七)向解放区努力生产军火的职工致敬!向解放区努力恢复工矿交通的职工致敬!向解放区努力改进技术的工程师、技师致敬!向解放区一切努力后方勤务工作和后方机关工作的人员致敬!向解放区一切工业部门和后方勤务部门的劳动英雄、人民功臣、模范工作者致敬!


(八)解放区的职工和经济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政策和工业政策!


(九)解放区的职工,为增加工业品的产量,提高工业品的质量,减低工业品的成本而奋斗!拿更多更好的人民必需品供给市场!


(十)解放区的职工,发扬新的劳动态度,爱护工具,节省原料,遵守劳动纪律,反对一切怠惰、浪费和破坏行为,学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十一)解放区的职工,加强工人阶级的内部团结,加强工人与技术人员的团结,建立尊师爱徒的师徒关系!


(十二)解放区私营企业中的职工,与资本家建立劳资两利的合理关系,为共同发展国民经济而努力!


(十三)解放区的职工会与民主政府合作,保障职工适当的生活水平,举办职工福利事业,克服职工的生活困难。


(十四)解放区和蒋管区的职工联合起来,建立全国工人的统一组织,为全国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奋斗!


(十五)向蒋管区为生存和自由而英勇奋斗的职工致敬!欢迎蒋管区的职工到解放区来参加工业建设!


(十六)蒋管区的职工,用行动来援助解放军,不要替蒋介石匪徒制造和运输军用品!在解放军占领城市的时候,自动维持城市秩序,保护公私企业,不许蒋介石匪徒破坏!


(十七)蒋管区的职工,联合被压迫的民族工商业者,打倒官僚资本家的统治,反对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


(十八)全国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者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反对美帝国主义者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的复活!


(十九)中国工人阶级和各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者压迫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民主运动和职工运动!


(二十)向援助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推动中国职工运动的世界各国工人阶级致敬!向拒运拒卸美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援蒋物资的各国工人阶级致敬!向并肩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各国工人阶级和各国人民致敬!


(二十一)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团结万岁!


(二十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万岁!


(二十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五一口号”发布经过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晋冀察军区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又称城南庄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1948年4月30日,在保定阜平县城南庄,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劳动节口号




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五一口号”



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发“五一口号”




毛泽东致函李济深、沈钧儒

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


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口号”极大地鼓舞了艰苦斗争中的各民主党派。

5月2日,李济深、沈钧儒与在港的各民主党派代表欢聚一堂,对“五一”口号进行了热烈广泛的讨论。一致认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政治上的必须的途径”“民主人士自应起来响应”。

 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的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马叙伦、王绍鏊,中国致公党的陈其尤,中国农工党的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的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谭平山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


1948年5月5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发出通知,积极拥护中共中央的“五一口号”


在民盟中央的倡议下,以香港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新政协运动,各民主党派为准备召开新政协,纷纷举行讨论会、座谈会,撰写文章,贡献意见,研究办法,草拟各种方案,在当时,形成了一个为召开新政协献计献策的热潮。



1948年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致电毛主席、拥护中共五一时局主张,毛主席复电邀请共商具体步骤的消息。


 短时间内,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纷纷以发表通电、声明、宣言、告全国同胞书等方式,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并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和安排,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北上解放区,共商建国大计,筹建新中国。



1948年12月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乘华中轮抵达东北解放区丹东

“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通过其中的第五条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发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播下了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种子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等一系列,具有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的发生,深刻地凸显出了1948年 “五一口号”的非凡历史意义。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选出了由毛泽东任主席的政协全国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衷共济的真诚合作,以1948年发布“五一口号”为开端,揭开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崭新一页。从共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事业已经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更加趋于成熟

油画《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实践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理论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切都是由“五一口号”的发布所奠基的。


“五一口号”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渊源

2018年3月4日,习近总书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明确地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称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要求认真组织“五一口号”系列纪念活动,重温多党合作历史,弘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为何说我国政党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
习近总书用三个“新就新在”作出精准概括:
——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今天,我们对“五一口号”的最好纪念就是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我们要深刻认识“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在新时代的地位与作用;要深刻理解习近总书提出新型政党制度重要论断的内涵,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构建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把这一制度坚持好、维护好、完善好,确保多党合作薪火相传、根基永固。


© 2017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626室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89621 邮箱:tongzhanbu@hrbeu.edu.cn 管理维护: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