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民主党派

竞标“一把成”!这位哈工程教师练成4种“真功夫”

作者:  来源:小程故事工作室  摄影:  发布时间:2022-06-22  浏览次数:254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定人才培养自信,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哈工程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涌现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矢志服务国家需求,立大志、明大德的优秀青年教师。小程故事专栏选取了这些教师中的典型代表,讲述他们的成才故事、成长路线、成功经验,以激励引导更多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一流领军人才。

人物简介


朱元清,男,九三社员。现为哈工程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青年学术联合会秘书长,主要从事船用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等1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1件、软件著作权27件。

2004年本科就读于山东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8年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9年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2014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11月进入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4月博士后出站并留校任教。


一本秘籍练就“童子功”-从“译书”到“著书”


2008年,我研究生入学报到没几天,导师周松教授便交给了我第一项工作——翻译英国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2005年出版的《Exhaust Emission from Combustion Machinery》。本科阶段我系统学习过车用燃料的相关知识,自认为也算“渊博”了。而这本书仅仅开篇的“residual oil”、“heavy fuel oil”、“marine diesel oil”、“marine gas oil”等燃料类型就让我感到头皮发麻。再者说我是来读研究生也不来做翻译家的!老师这是啥目的呢?干还是不干?我能干成么?干不成咋整?……一个人漫无目的翻着书,犹犹豫豫了一整天。最后一狠心、一跺脚,干,而且还得干好!

和现在相比,学校当时能提供的条件非常有限,图书馆是我最大的资源。为了高质量完成翻译工作,我需要先在图书室查找专业资料、查专业词汇,对照中文材料弄懂书中污染物检测方法及减排装置的工作原理,然后到机房翻译并整理文稿。这期间必须克服3个“卡脖子”问题:一是每天排队抢座儿;二是电脑不能上外网;三是时刻保存文件,以防电脑死机。很长一段时间,我基本都泡在图书馆,上午图书室,下午机房。有一天晚上,好友何郭靖来宿舍告诉我,导师到实验室找我好几次,电话也打不通。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才从床底找到已经没电好几天的手机……

这本书内容涉及船用燃料、船用动力装置、废气污染物检测、排放控制技术等多方面知识,体系性、专业性都很强。如果弄不懂燃料的理化性质,就很难理解船用动力装置为什么污染严重?更不会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么复杂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半年多的书稿翻译不仅提高了我的英文水平,也是夯实了我的专业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打开了“一扇门”。我的工作获得了充分肯定,并在《内燃机排放与污染控制》2010版教材中得到了体现,这本书后来也成为许多兄弟高校的教材。

鉴于海事环保法规不断升级,船用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不断更新,迫切需要有一本新教材补充到“内燃机排放与控制”课程教学中。所以在2016年试讲这门课的时候,我“斗胆”向课程负责人、学院督导提议“教学内容应当聚焦船舶特色,更加系统地讲授船舶动力装置的污染技术路线”,并自荐编写新教材。从编订目录大纲、搜集素材到整理相关成果,再到多次校稿,历时近3年,我主持编写了国内第一本专门面向船舶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的专著《船用柴油机超低排放控制技术》,并成为多个高校专业课的参考教材。

从“译书”到“著书”,虽然仅仅是换了一个“字”,但却经过了整整10年,贯穿了我读研到博士后出站的全过程。回顾这段经历,最大的感触就是——我读了很多书,也包括国际法规、国家规划类文件,并且养成了睡前必须读书的习惯。如今,阅读大量经典的和最新的科研文献,掌握该研究领域成果和最新动态,最大限度进行理论知识的输入和储备,也是我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路径之争碰出“铁头功”-从“看到”到“做到”


2008年导师周松教授敏锐发现了船舶尾气脱硫技术的“战略性”需求,从此我们便开始关注船舶尾气脱硫技术。由于当时尾气脱硫系统市场需求尚未打开,国外1套脱硫系统定价在300万美元左右,船企普遍不看好这种造价昂贵处理设备,他们认为采用低硫重油是最佳解决技术途径。那么做还是不做,继续坚持还是改变方向?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我们最终达成共识:不能总吃人家嚼过的馍,必须把眼光放长远,扎扎实实的搞点儿“真东西”出来。

从2010年到2012年,导师带着我走访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地船厂、电站,调研海水脱硫工艺并与科研院所、企业寻求合作。四处碰壁后,我们索性自己开展探索性研究。

2012年,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发布了船舶废气脱硫装置关键系统及设备研制指南。导师带着我和刘佃涛博士,加班加点熬了数不清多少个通宵,最终确定了“两级三效”一体化设计方案,并顺利完成了项目申报书撰写。

为了赶时间并节省打印费,答辩前一天我凌晨三点多钟就赶到导师家中,整理导师自己彩印的申报书页,然后到打印社装订,忙活了一整天。我们原计划晚上飞到北京,但因为北京天气原因导致飞机无法着陆,只能半夜备降沈阳并且无限期延迟。无奈之下我们改坐火车“接力”。为了赶上当晚最后一班火车,我们和时间来了场“惊心动魄”的赛跑。好在我们以7分钟的“微弱优势”取胜,并在答辩当天凌晨到了北京。由于时间仓促,便在一个半地下室宾馆住下,对答辩方案做了最后的预演。最终,我们搭上了高技术船舶计划的“首班车”。

得益于前期的充足准备和后来踏实的工作,我们仅用2年就突破了船舶尾气脱硫系统关键技术,获得国内第一张船舶尾气脱硫系统型式认可证书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2015年,在“某发动机创新工程”重大专项的资助下,团队对技术路线做了进一步拓展,实现了船舶废气联合脱硫脱硝,进而奠定了该方向在国内领先地位。

唯一遗憾的是,2013年2月2日为了项目赶进度,和爱人早上到民政局领完结婚证,我就火烧火燎的赶往车站,到工厂调研脱硫装置的运行工艺,既没有像样儿的仪式,也没有影视剧里的浪漫……

回想这段经历,使我想到一句话“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又是一条线,两者之间就是生存空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我们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大。”在学术道路上,发现问题并不难,而难的是“分析真问题”和“解决真问题”,从“看到”与“做到”之间的距离,可能往往就在于“忍”和“能”这两个字。


内外兼修成“点穴手”-从“杂牌”到“品牌”

2015年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的第1年,青年科学家项目更是第一次出现。同年底,团队研发的尾气脱硫装置成功亮相某部装备展,让自己信心“爆表”。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着手准备。然而随着与团队两位老师的讨论,随着对指南的深度解读,随着对自身特色优势的挖掘,我惊喜地发现“大气圈里,我们是最懂船的”,这也成了我们申报的基本原则。所以整个项目申报深度聚焦船海特色,直接抛出船舶尾气处理特殊问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经过十几轮的打磨,项目在竞逐过程中引起网审、答辩环节专家的共鸣。最终从百余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其实,视频答辩当天是出现了突发情况的。团队仅有的3名老师,有1人无法参加。而按照答辩要求申报团队至少有3人参加。迫不得已,临时拉了佃涛博士救场,组成了讲师、副教授、博士生的“杂牌军”。项目获批后他告诉我,当时坐在那啥也没干都紧张出了一身汗。

 

青年科学家项目的获得不容易,而年轻人挑大梁主持这类项目压力颇大,但咬牙坚持下来后收获也确实足够多。这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案,虽然各种小毛病也不少,但顺利结题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我们并没有止步,而是冒着推倒重来的风险,将效果做到了最优。所以该项目顺利结题当年,该方向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这也是我以讲师身份主持的第3项国家级项目。

仔细回忆这段经历,我们团队大部分项目做到了一次性中标,这主要得益于两点:一个是熟悉国家和行业需求,做到“顶天立地”,另一个则是近乎于偏执的自我挑剔的“口碑”。时刻关注国家、省市级规划需求,将科研更好融入行业大背景,并在申报书撰写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和行业需求,100%把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展示出来。项目执行过程则是为自己赢得“口碑”、打造“品牌”的过程。只有两者融合起来才会增加“中靶”概率。因为不论是申报书还是结题报告,这些“本子”虽说是给别人看的,前提是它必须能够说服自己。


因势而动修炼“太极功”-从“科研”到“育人”


2018年,国际海事组织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要求,海运碳减排需求开始凸显,低碳、零碳燃料动力以及碳捕集技术等成为研究焦点。基于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团队前期科研基础,如何将科研成果更好反哺于课程教学,以应对能源技术变革对传统动力技术的冲击与影响,团队冯永明老师提出开设绿色船舶和替代燃料的课程,补充到现有专业课程教学中。

经过团队反复讨论课程定位、课程目的及讲授内容,最终决定分别开设通识课“国际海事公约与绿色船舶发展”和专业课“替代燃料与碳排放”。上好一门课不容易,开设一门好的新课更难,同时开设两门课程——“个中滋味只有经过的人最能体会”。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国际海事公约与绿色船舶发展”课程以政策法规的“准”、时事热点的“火”、技术前沿的“快”,深受学生喜爱,选课人数年年爆满,单年授课人数压缩到120人,这个数量一直保持到现在。

“替代燃料与碳排放”课程涵盖了低碳/零碳动力燃烧基础及动力系统知识、企业最新技术进展和行业前沿动态以及新动力工作循环差异等内容。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课程以理论知识的“专”、行业动态的“新”、教学相长的“活”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关注,课程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并先后融入烟台研究院、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中。

如果说“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那么“教学没有育人作为导向,就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教育”。所以,站在“十四五”开局、“双一流”(二期)建设新征程上,作为年轻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旗帜,敢行敢试、先行先试,不断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将“科研的厚度”转化为“教学的深度”、“育人的高度”,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顶用的创新人才,为学校、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2017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626室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89621 邮箱:tongzhanbu@hrbeu.edu.cn 管理维护: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