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人才接地气 知行更合一
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干部挂职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换位”思考。这个“位”,不仅是远隔千里的地理位置,也不仅是从机关、院系到基层任职的“官位”,而是对工作思路、管理方式和学术视野的反观。挂职,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成长经历;对整个干部队伍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选才、育才方式。
国由才立,业以才兴。选派干部挂职锻炼,不仅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
校党委按照业务对口、同级挂职的原则,启动了干部校内挂职锻炼;并依托科技镇长团等多种形式派出10余人次在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等部委、地市挂职;校党委同样重视党外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先后有5位党外青年教师经哈尔滨市委统战部选派到哈尔滨市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市道里区进行为期1年的挂职锻炼。日前,记者采访了刚刚挂职期满的常文田、马洪文两位党外青年教师。
“挂实职、行实权、干实事、出实效”。常文田老师把 “挂职”称为“取经”。通过挂职,两位老师不仅在具体项目的攻坚克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培养,也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找到了差距和不足。“取经”容易,取到“真经”却不易。挂职干部必须克服“镀金”和“做客”心理,沉下身子,认真思考,才能取回“真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虚心学习,增长才干,开阔视野,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常文田、马洪文都深切地感到,挂职锻炼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更锻炼了本领,提升了能力,为更好地服务学校的发展建设蓄积了力量,让自身的才气接上了地气,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马洪文:在招商一线挑战自我
【人物名片】马洪文,九三学社社员,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撰写发明专利20余项,在相关领域发表SCI、EI论文20多篇,参与及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于2013年9月挂任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合二局副局长职务,负责国内招商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工作。
一年时间里,马洪文通过到多个企业洽谈完成了3个招商落地项目,引资总额达3300万;进行对口帮扶,辅助相关企业完成企业落地,当年3个企业均实现生产销售;帮助哈尔滨雪狼除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哈尔滨蓝光智能电站技术有限公司两个企业实现科研立项,分别获100万和30万的经费扶持……作为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人,马洪文在招商一线上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华丽转型。
“招商首先要交流,要交流就要有交流的资本,就必须学习,成为‘懂行’的人。”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马洪文开始做起了“功课”。他认真学习了哈尔滨市招商引资有关工作制度和产业招商、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招商工作规程等相关文件规定,研读了市重点培育产业的选择、各产业的发展状况、招商的方式方法等,还深入全市各区县、各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与区县和园区就宣传推介、项目招引、产业招商进行座谈和交流,了解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落户企业的相关情况及各区县、园区对落户企业的引导、扶持等相关做法。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他将自己平时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人脉”都调动起来,实行“广泛撒网,重点捕鱼”,帮助企业与园区“牵线搭桥”。
“招商要有针对性,引资要有目标,要站在客商的角度考虑问题。”马洪文认为,招商引资是一项非常理性的经济活动,客商来投资首先考虑的就是经济效益。他不仅向客商介绍园区的区域优势和服务特色,更注重展现园区的产业衔接、集聚效应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效益,将各项准备工作做深做细,帮助客商全面了解项目的发展潜力,使其投资更有信心,发展更有干劲。
“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诉千言万语,跟专业的‘战友’们比起来我只能算是一只菜鸟。”在与奋战在招商一线的“飞毛腿”们并肩作战的一年时间里,马洪文充分感受到了招商工作的艰辛,时常不分节假日地联系客商、联系项目,在为哈南经济开发区带回一个个真金白银项目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不仅要转变思想观念,还要力求在产业对接上实现突破。”在一年的挂职锻炼中,马洪文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使自己的思维跳出了原有的小圈子,学会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方法,掌握了从宏观层面思考问题的工作思路,增强了掌控局面的能力。他敢闯、敢试、敢干,在招商工作中时刻保持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大胆提出要由单体投产、单个产品为主逐步向优势产业集聚,向优势产品整合,选择一个地区重点、连片、链式发展的招商工作思路,并先后完成了哈尔滨雪狼除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蓝光智能电站技术有限公司和哈尔滨金和诚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3各招商落地项目,以其突出的工作业绩为自己的挂职工作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马洪文由一名战斗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大学教师转型为一名业绩可圈可点的招商引资“干将”,在全新的招商领域里,挑战自我、大胆创新,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增长了才干,提升了能力,蓄积了发展后劲。
常文田:改变与被改变的一年
【人物名片】常文田,中国民盟盟员,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船舶操纵性实验室主任,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综合试验水池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水下机器人技术、船舶性能试验技术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于2013年挂任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招商局副局长职务,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挂职之前,常文田一直在学校从事水下机器人技术、船舶性能试验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招商引资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挂职锻炼的一年间,他逐步融入招商工作,在释放自身能量的同时,也使自身为之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是角色之变、工作之变,更是观念之变。
角色之变――以学校为平台,以科研成果转化为抓手,从每个招商项目入手,迅速适应新角色。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常文田充分发挥一线教师执着严谨的作风和科研工作者创新进取的精神,以学校为平台,以科研成果转化为抓手,从每个招商项目入手,迅速适应新角色,为自己找准定位,在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工作局面。他多次组织招商局的工作人员来校参观、考察,从具体科研成果出发寻找项目对接点。“从到岗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将自己当成一名正式的招商工作人员,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谋划,当好‘联络员’与‘推销员’。”常文田不仅很快适应了角色转变,也通过视角的转换从招商工作中学习到了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在与客商的往来中,提升了个人的沟通能力。
工作之变――走下讲台,走出实验室,走上招商一线,在改变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
在讲台上面对学生,常文田可以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在实验室里对着科研项目,常文田能够自信地驰骋于科技的前沿;在招商局接待投资客商,常文田同样做到了有的放矢、游刃有余。他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招商引资业务知识,从经开区总体规划入手,看图纸,翻资料,谈项目,不仅虚心向局内同事请教,也随时与挂职人员交流,很快就掌握了经开区招商工作的总体情况。他从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区入手,为学校的水下机器人研究技术寻找“军转民”对接点,“爬壁机器人、水下搜寻机器人及水下灯等一系列水下配套设备等都极具开发潜力。”通过与客商的洽谈,常文田掌握了市场需求,对所研究的专业方向也有了新的思考和定位。走下讲台,走出实验室,走上招商一线,
践中锻炼,在改变中成长,常文田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
观念之变――视野的拓展带来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将专业特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机遇无限。
常文田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在高校工作的优势,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谋划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发挥自身对水下机器人的研究优势,认真分析了机器人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为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区的规划和招商提出了专业意见,促进了我校和其他高校机器人科研成果的转化;并认真进行项目筛选,推动了学校的全胚芽活米加工设备、水晶冰加工设备、深水电机动力设备、轴承密封罩拆卸机械设备和螺杆泵抽油机高效节能直趋式智能控制驱动系统等5个项目的商业化进程,并协助推进了凯斯纽荷兰一期研发楼工程和中兴集团通信项目的进展。视野的拓展带来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将专业特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机遇无限。
作为招商局的新鲜“血液”,常文田用实际行动为所在岗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改变与被改变中找准了方向,使挂职锻炼的成果在具体工作中扎根,成长,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