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理论

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作者:  来源:党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0-11-28  浏览次数:1861

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是事关统一战线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高校无党派人士具有数量多、层次高、社会影响大的特点,是向统一战线和社会一些领域、部门输送无党派代表人士和党外干部的重要源头。新形势下,深入把握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和高校无党派人士的基本特点以及成长规律,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力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探索和建立培养选拔无党派人士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

高校党委普遍重视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培养了一批长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有广泛影响和代表性的无党派代表人士。目前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状况是比较稳定的,普遍建立了一支滚动发展、保持动态平衡且梯队结构较为合理的无党派人士队伍。

(一)制定了无党派人士长期培养规划。各高校由党委协调组织部、统战部、人事处等部门,定期研究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情况,将无党派人士的物色、培养、选拔和安排使用纳入到学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整个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组织部门建立了党外干部长期培养的制度和措施,将包括无党派干部在内的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的培养统筹规划。

(二)积极物色无党派人士后备人选。各高校主要是从“三高一轻”即学历高、职称高、职务高和年纪轻的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中物色无党派人士的后备人选,同时注意兼顾有留学经历和少数民族身份等的人士,使其具有多方面的代表性。高校选拔无党派人士的基础较为广泛,在选拔中主要注重和把握人选的“四性”即政治性、代表性、群众性和积极性。

(三)搭建了无党派人士组织平台。许多高校建立了以无党派人士为主体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无党派人士联谊会等无党派人士组织,并指导填写了无党派人士登记表,规范了无党派人士政治面貌,为无党派人士教育培养和开展活动搭建了有效平台。

(四)建立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工作措施。各高校统战部门与组织部门和各院系党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对重点党外代表人士申请加入中共且具备条件的,根据工作需要、通过采取填写暂不入党登记表等方式,按规定和程序暂时将其留在党外,发挥他们在党内所起不到的作用。在他们工作期满、不具备代表性时,由本人随时提出申请,党组织再讨论批准其入党。这一做法也为高校重点无党派人士留在党外提供了有效措施。

(五)形成了一支重点联系的无党派人士队伍。各高校普遍建立并长期动态保持了一支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代表性强、数量充足的无党派人士队伍,一般将规模控制在50人左右。在加强培养培训的同时,从年龄、学历、专业领域上不断充实、调整、优化无党派人士队伍结构,使之形成梯队。

(六)不断深化交朋友制度。各高校都建立了校级党员领导干部与无党派代表人士结对子交朋友制度,加强与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做好思想工作,对无党派人士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七)积极推荐做好各种安排。高校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协助党委,积极推荐,把无党派人士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做好他们的实职安排、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的相关工作。高校特别是部属院校无党派人士做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人员的数量比其他行业明显要多,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无党派人士在校内做副处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应该说,高校无党派人士的实职安排、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范围还比较广泛,为他们参政建言搭建了广阔平台。

(八)建立了无党派人士参政建言保障机制。为支持包括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党外代表人士开展参政、调研、考察等活动,一些高校党委和统战部门建立了对他们参与建言工作的交通费、电话费和参政工作量等予以补贴的制度,有的还建立了优秀提案、议案奖励制度等措施,积极推进高校无党派人士的参政建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九)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作用。高校党委和统战部门在引导无党派人士立足本职岗位、搞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参政建言的作用,为学校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的无党派人士文化层次高,很多是各领域的专家,所以每年高校参加两会的无党派人士的提案、议案质量较高,成为参政建言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高校无党派人士的基本特点及成长规律

高校无党派人士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较之其他行业的无党派人士有很大的不同,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加强高校无党派人士培养和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高校无党派人士的基本特点。高校无党派人士普遍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政治素质较好,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把握能力,但缺少多党合作的历练、体验和阅历,政治坚定性与老一代相比有差距。二是知识层次高,有的还有较高的行政职务,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大多是所从事领域的专家、学者,但对其他社会领域了解甚少。三是在党外知识分子中有一定的威信,群众基础较好,但普遍存在与所代表的无党派知识分子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四是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有较高的政治诉求和民主诉求,但政治思想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五是价值观念上表现为复合型、现实型,人生追求呈多维的、立体的特点,既考虑社会的需求,也迫切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参与竞争意识较强,但顾全大局意识较弱。六是有较强的开拓精神,眼界开阔、社交圈子宽、掌握信息快捷,但有时表现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七是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对参与社会活动有较高的积极性和认识,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但有时比较偏激,爱发牢骚。

(二)高校无党派人士的成长规律。从高校无党派人士的培养和成长过程来看,主要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发现物色是前提。这是一个起步性环节,党委和统战部门要在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中注重物色、发现那些有代表性、有特点、有潜力、有发展空间的人物,作为无党派人士的后备人选,其代表性要广泛,要兼顾少数民族、侨和海外留学等多种身份,这样的后备人选发展的空间大、选任的途径多。第二步,教育培训是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交友谈心等方式,摸清培养对象的思想动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和广泛深入的教育培训,着力于培养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对多党合作认识的提高,使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第三步,培养锻炼是重点。实际岗位锻炼是一个重要的必经的培养过程,要为培养对象提供成长台阶,支持他们调研考察,强化培养对象素质的全面提高。第四步,推荐使用是关键。积极推荐,做好高校无党派人士的实职安排、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为他们提供参政建言的舞台和渠道,这是进行实践锻炼,培养提高他们参政素质的重要环节。第五步,发挥作用是根本。党委和统战部门要为高校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参政建言的舞台上,充分体现他们的政治价值、民主诉求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1] [2] 下一页

© 2017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626室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89621 邮箱:tongzhanbu@hrbeu.edu.cn 管理维护: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