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高等院校,必须考虑如何加快服务地方和社会的速度,必须考虑如何加大服务地方和社会的力度。近几年来,我们根据科学发展观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高校人才科技优势和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在有效整合高校统战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立足自身特点,充分发挥高校统战工作服务地方发展的优势作用
高校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时代赋予高校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高校统一战线在服务地方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高校统战工作应把握特点,发挥优势,顺应时代潮流,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有效地服务地方科学发展。
1、人才智力优势
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高校汇聚了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他们有广泛的海内外联系和社会影响,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人才库”、“智囊团”。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高校统战系统更应积极整合统战资源,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等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作用。
2、学科集成优势
社会发展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它是多维的、立体的综合进展过程。服务社会发展,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规划,需要众多专业领域协同参与。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思想活跃,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理、工、文、卫、医各个方面专业学术领域,其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遍涉于社会发展的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使得高校统战系统能够组织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形成集成优势,在大型项目决策咨询、服务社会民生、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对危机处理、灾后重建等等方面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决策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3、参政议政优势
统一战线中的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笔重要的政治资源,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中民主党派组织比较齐全,成员较多,不少人士担任着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政府参事等职务。高校统一战线可以有效利用这种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优势,通过参与国家、地方和学校重大决策和民主协商,参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管理,参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职能,充分发挥高校统战系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为地方科学发展整合政治资源。
二、围绕“第一要务”,积极发挥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工作全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四川大学统战系统紧紧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要求,立足于高校人才科技优势和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一是与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紧密对接,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履职建言。近年来,我校统战成员充分发挥自己学术专业优势,认真履行职责,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先后向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部门提交提案、议案、建议和社情民意160余件、调研报告50余份,并得到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采纳。如我校农工党成员、成都市人大常委通过农工党市委和中央提交的“关于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建议”得到国家采用,促成了全国“5.1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我校民进成员、成都市政协常委关于食品污染、煤矿安全、科技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建议,被评为全国政协优秀信息奖和民进省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我校民革成员、四川省政府参事《关于抓住对口援建机遇促进互利共赢探索东西部合作发展新模式的建议报告》,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并纳入贯彻落实67次省委常委会精神事项办理。我校九三成员、四川省人大代表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四川省社科重点项目基础上,提交的《关于四川实施低碳系统工程的若干建议》、《关于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民营企业救助与补偿条例》等10余份重要提案和建议,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是与重大民生项目紧密对接,支持党外专家学者主动参与校地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在服务社会中,我校统战系统坚持规划先行、突出民生优先,着力在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安居房基础体系、城市用水和生态治污、支农惠民等民生建设方面与地方展开合作。如我校民盟盟员、建筑工程专家经过刻苦攻关,研发出深受牧区群众欢迎的新型帐篷,为改善高原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出重要贡献。四川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我校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我校民盟盟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的国际生物燃油研究中心项目,获得协议科研经费近2亿元人民币,受到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及民盟中央的高度重视。我校九三成员、成都市政府参事针对岷江中上游不具通航能力、成都综合枢纽系统受损的现状,积极开展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课题调研,形成了“协作推进成都――乐山港建设”的参事建议,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的重要批示和省市的高度重视。
我校民主党派还积极参与民主党派市委开展的“盟邛合作”、“建都合作”、“民双合作”、“九彭合作”等合作模式,并通过与各区县民主党派组织开展“结对子”活动,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我校有400多人次深入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地震灾区和城镇社区开展义诊服务、医疗培训、科技讲座和帮扶解困,服务群众16000余人次。我校民革成员为成都市法院系统作讲座报告“司法与社情民意”,民盟盟员为市房产局培训班讲授“房屋拆迁项目招投标规范务实”,深受广大干部和学员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