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理论

求同存异,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作者:  来源:党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0-11-28  浏览次数:1465

我国各民族因历史背景、发展程度、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同,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以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为例,同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生活贫困、学习困难、心理困惑等“三困”现象更为突出。

一、原因分析

(一)两种环境改变

1、生活环境发生改变。跨入大学门槛,意味着生活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中学到大学,从家乡到异乡,从家庭到学校,许多方面都需要重新调整和尽快适应。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学生面临更多的变化。许多少数民族学生过去都有一个长期依存、早已适应、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生活环境,到内地求学后,生活环境突然变得十分陌生:(1)从本民族聚居地到以汉族为主体的城市;(2)从高原、山区到平原地区;(3)从贫困县、贫困村到现代都市;(4)从族群生活到校园生活;(5)从民族性、宗教性的共同习俗到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6)从贫富差距不大到贫富分化明显。因生活空间转移,原有生活中的惯性模式被打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难以融入。

2、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学习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障碍的直接原因之一。进入大学后,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学习环境上出现的同样变化是:(1)中学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几门课程。大学设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约60门左右课程,信息量更大。(2)中学按照课本讲授,多为详细讲解。大学根据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课程进度更快。(3)中学接受性学习,学生主要读书、做题。大学探究式学习,学生利用课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进行学习,方法更灵活。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不同的是:(1)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不足,教学质量受到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在大学阶段学习相对吃力。(2)少数民族中学用民族语言授课,大学用汉语、英语授课,少数民族学生在理解、表达上出现障碍。学习环境的变化,使一些少数民族学生成绩滑坡、兴趣减退、信心下降。

(二)三种差异凸显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地势环境差,经济基础弱,产业层次低,发展速度慢,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少数民族学生在本地区生活和学习时,虽然知道差距存在,但却没有明显感受。到内地高校后,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突变,这种差距变得清晰可见、真实可感。

1、经济差异。在高校,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月消费千元以上,电脑、手机、数码相机、Mp5等时尚用品一应俱全。而一些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贫困地区,有的家庭处在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状态,没有直接经济来源;有的靠父母和兄弟姐妹打工挣钱,收入微薄;有的亲人患病,债台高筑。这部分学生入学后,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每日为三餐发愁的窘迫状况使他们内心充满羞愧感、自卑感。

2、学业差异。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与发达地区学生在学习基础和文化资本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因教育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不足,造成基础教育质量低下,使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起点上就落后于人。少数民族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也相对匮乏,一些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艺术品等,很少参加社会活动,造成学习观念陈旧,学习手段单一。进入高校后,学校的语言环境,学校传递的文化知识更接近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容易产生失落感、焦虑感。

3、习俗差异。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具体表现在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有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宗教内涵和色彩,对人影响至深。如少数民族信教大学生认为高校一些课程内容与教义有冲突,感到十分困惑。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因饮食、衣冠、发式、节庆、礼仪等不同,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变得敏感多疑、离群索居、孤僻排他,难以消除陌生感、孤独感。

(三)多种因素刺激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平衡被破坏,就会引起紧张(需要)。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入学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和条件的差异,来自外界的刺激因素增多,刺激强度增加,使他们明显感到经济、学业、人际等必需因素的缺失与不足,从而造成心理失衡、情绪波动,内心产生紧张感、压力感、危机感。他们试图恢复平衡,在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感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需要的心理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大类,从低到高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多种刺激因素激活了少数民族学生的需要,如希望自己经济上早日“脱贫”,学习成绩迎头赶上,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等。这些需要转化为强烈的动机,驱使着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趋近目标或逃避目标来寻求满足,如少数民族学生出于安全、情感、尊重的需要,容易抱团,热衷于本民族小圈子,不与周围同学交往,甚至与其他同学形成对立等。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因在学习上事倍功半,成绩不理想,就抱怨自己与汉族学生起点不一样、条件不对等,以求得心理平衡。

[1] [2] 下一页

© 2017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626室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89621 邮箱:tongzhanbu@hrbeu.edu.cn 管理维护: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