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理论

基于“合理需求”视角构建高校无党派人士政治引导机制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来源:党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0-11-28  浏览次数:1246

高校无党派人士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无党派人士政治引导是高校党委对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原则、政治目标、政治路线等方面进行引导,目的在于使他们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它是高校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首要之义,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无党派人士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指引。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的发展变化,给高校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引导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合理需求”已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支撑和高校无党派人士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以“合理需求”为切入点构建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引导机制,也成为了高校统战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

一、“合理需求”的内涵和特征

需求(需要)是一切生命体与生俱来且终其一生的共有现象。“人的需求”是“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中产生的,是有利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对外部环境有意识的自觉地选择趋向和欲望”。其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为:第一,多样性。即人的需求是来自于多方面多层次的,马克思将其归结为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三个方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从垂直的角度将其划分七个层次。第二,发展性。即人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向前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变革和发展。第三,“受动性”。即人的需求实现的本身受制于主体所处的外部条件,而这一条件又是客观存在的,主体无法改变的。“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合理需求”是指符合社会良知心态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其实现的过程和后果在预测范围内不会对社会造成伤害的良性诉求,它是人的需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的需求的基础部分,是人生存的基本方式和实现发展的重要依托。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公平性。公平是“合理需求”的本质内涵和存在基石。“合理需求”之“合理”,就在于其合乎社会公理、道德法理。在具体的判定操作中,包括有如此几个程序要件,即:第一,按照社会的认同确定出哪些行为及其后果可以给行为主体带来其实施这一行为所期盼的需求;第二,确定出需求主体通过行为获得需求实现应该具备的条件;第三,为需求主体获得的需求的合理维持提供应有的保障体系。这一判定操作体系本身包含了公平正义,同时,实施的对象也是面向所有的人,即无论是谁,只要符合这一要求,就能实现自身的需求。

第二,现实性。基于人的需求的“受动性”,“合理需求”更是受决于相对较多的要素。具体而言,其包括三个要件:第一,它的产生必须基于现实合理的条件;第二,它的实现必须在合理的模式中完成;第三,它能在合理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即在现实的、合理的条件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具体到高校无党派人士而言,由于各高校所处地域条件和办学条件的差异,能满足无党派人士需求的能力大小不等。所以,高校无党派人士的需求,必须是紧密结合其所在高校的实际,其所在高校能够提供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理需求”。 

第三,积极性。如上所述,“合理需求”是指符合社会良知心态和大众心理认同的“需求”,之所以获得如此的认同,就在于其产生的效果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合理需求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在于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对其本身和社会的双重积极效果。这一实施过程,可以将其归结为“收――支”的运作模式和“双收”的运作模式。

在“收――支”的运作模式中,行为人的积极行为在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需要社会对其给以一定的回报和肯定,使得其的“合理需求”得以实现。这一“回报和肯定”是主体行为的目标,也是他们继续为社会贡献的动力源泉。社会在获得积极效果后对他们进行“支出”,能够获得他们继续奉献所带来的后续效果;在“双收”模式中,行为主体“合理需求”的实现并非以其自身利益为主导或唯一,其“合理需求”的内容是经济社会和其所指的机构按照自己认为良性的模式和方向发展。在此模式中,行为人的需求和其行为产生的后果合一,都一致地指向社会的发展,即其行为产生的预期后果和行为人“合理需求”同步实现。高校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和参政议政的活动则正是这一模式的具体运作体现。

二、新时期高校无党派人士 “合理需求” 的特征和主要表现

(一)维权意识增强。高校无党派人士作为拥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有着强烈的维权意识。当前,随着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他们的这一意识显得更加的突出,并表现出强烈的权力需要和政治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他们对于自己的权利积极争取;对于损害到个人权利的一些措施、决策和行为,他们纷纷表达意见,甚至是态度鲜明地反对。在政治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热情,相当部分的无党派人士还为能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跻身于实职岗位而努力着。

(二)利益观念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压抑”的物质欲望日渐激发出来。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已不止为表面的社会现象,更深化为普遍的社会价值取向。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的高校无党派人士,不可避免地受此潮流的影响,加上知识经济的到来所导致的知识升值,使得他们对于物质利益的需求显得空前的强烈。一方面,他们要求学校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他们要求学校对他们的工作付出给予相应的物质回报,突出表现为:要求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增加福利补贴等。

[1] [2] 下一页

© 2017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626室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89621 邮箱:tongzhanbu@hrbeu.edu.cn 管理维护: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