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理论

高校党外干部成长规律及其路径

作者:  来源:党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0-11-25  浏览次数:2377

党外干部成长问题一直以来是统战工作要解决的课题,也是人们多年来关注统战领域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党中央连续出台文件,要求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今年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此,今年5-6月,我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展开调查研究,力求探索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党外干部成长的规律和有效路径,从而做好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我们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本课题的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回收率达93.3%。被调查的党外干部基本情况是:性别:男性90人、女性50人,分别占64.3%35.7%;年龄:30-39岁的有23人,占16.4%40-49岁的有68人,占48.6%50-59岁的有48人,占34.3%;职称:教授55人,占39.3%,副教授61人,占43.6%,讲师24人,占17.1%;专业背景:文科的46人,占32.9%,理科的53人,占37.9%,工科的50人,占35.7%,艺术体育的2人,占1.4%;有实职安排的党外干部69人,占49.3%,一般的党外代表人士71人,占50.7%。问卷调查覆盖面比较广,在高校的党外干部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高校党外干部成长的外部环境

党外干部成长离不开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其成长的“土壤”,也是制约其成长的客观条件。外部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外干部培养工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指出,对党外干部,我们要有一些办法,教育的办法,团结的办法,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培养。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不论是党内的还是党外的专家,担负了行政职务,党委就应当支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真正做到有职有权有责。改革开放的推进,需要一支雄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为此,江泽民强调,要积极举荐德才兼备的党外干部,在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适当的领导职务,发挥他们的专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胡锦涛在多种场合强调指出,要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党中央领导的讲话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对党外干部成长与培养的高度重视,成为今后统战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可以说,当前党外干部成长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改革开放为党外干部成长开拓了快速发展的空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陆续颁布了一些关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文件,推动了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步入正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先后安排了7名党外副部长,12名党外同志担任国务院部委顾问。1995年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统战部召开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工作的意见》。许多优秀的党外人才进入了政府职能部门、司法机关以及政府领导班子中。2007年国务院又安排了2名党外干部分别担任科技部和卫生部部长。

近年来,高校党委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越来越重视。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目前高校的党外干部的职务安排总体是满意的。在回答“您对于目前的职务安排是否满意?”时,10%的人表示“非常满意”、65.7%的人表示“满意”,满意率达75.7%

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为党外干部成长提供了政策保障,创造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党外干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三)民主环境的不断完善为党外干部履行职责提供了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随着整个改革发展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共中央在2006年有过这样表述:“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而第二种民主形式主要体现在我国政党制度之中,贯穿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全过程,表现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党外干部通过这一协商民主的平台,就国家大事、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议题贡献才智,在积极地投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实现了履职水平的提升,加快了自身的成长。

当然,在外部环境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党外干部成长的消极因素。这主要反映在:

一是党的统战政策和统战知识普及不够,致使一些中共党员干部缺乏统战政策观念,不熟悉统战基本知识,没有培养和使用党外人才的概念,极个别党员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干预培养和使用党外人才。这些阻碍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一些学校对党外干部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党外干部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台阶。

调查显示,有69.3%的人认为党外干部在干部队伍中的比例“较小”,为什么会“较小”,对其原因的探究依次是:培养渠道不畅(33.6%)、注意培养党内干部(29.3%)、晋升不公平(8.6%)、党外人才稀少(7.9%)。

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外知识分子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价值取向、信仰追求呈现出多样性。这必然影响新一代党外干部的思想走向。

[1] [2] [3] 下一页

© 2017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626室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89621 邮箱:tongzhanbu@hrbeu.edu.cn 管理维护: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